《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》
——【宋代】陆游
腐儒碌碌叹无奇,独喜遗编不我欺。
白发无情侵老境,青灯有味似儿时。
高梧策策传寒意,叠鼓冬冬迫睡期。
秋夜渐长饥作祟,一杯山药进琼糜。
↓ ↓ ↓
一、山药的产地与种植
《本草蒙筌》:薯蓣即山药,又名山芋。味甘,气温,平。南北州郡俱产,惟怀庆者独良。
薯蓣的干燥根茎就是山药,在气、味、功能上就表达出它是药食同源。全国各地都有产,品种众多,但怀庆产区为道地,即现在的河南焦作,在古代称为怀庆府。在“四大怀药”中,怀山药为之首。
河南焦作温县产的怀山药中“铁棍山药”是山药中的上品,也是常作为养生首选。

(南北州郡俱产,山药众多品种)

山药出苗,长出茎蔓,扎杆搭架。

(任绪华老师供图)
零余子也称山药豆,可做为繁殖山药(也可冒充延胡索)。


为什么叫铁棍山药呢?名如其形。
它生长在垆土(黑色坚硬而质粗不粘的土壤)之中,外形扁圆细而长且不规则,毛眼突出,表面毛须粗硬,表皮不规则,同时仔细察看外表皮分布褐红锈斑,犹如一根生锈的铁棍。
正因为垆土的土质坚硬,铁棍山药在生长期间要承受很大的压力,这就是它的外观看着不那么优雅的原因。现在科技发展,种植铁棍山药还可以直接在垆土上先进行打孔,让山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生长,这样外观就美丽了。

(机械开沟,人工挖取)
我们常常在街边上看到拉一车“铁棍山药”叫卖的,这种山药属于沙土种植,好挖取,外形笔直,但营养价值比铁棍山药稍差。

在我们中药商品的品种,山药只有两种——“毛山药”与“光山药”,两者的加工方式也存在差异。毛山药是加工时不搓圆去皮的山药;光山药则是还要用清水浸至无干心,再用木板搓成圆柱状,晒干,打光后的成品。光山药商品外观呈平滑的圆柱形,表面洁白光滑,粗细均匀,在中药常见此两种。

二、山药的贮藏
《本草蒙筌》:秋采暴干 ,灰藏不蛀(柴灰同藏罐内,则不蛀坏)。
注:在古代没有冻库之类的科技产品,就用柴灰,也就是以前常用的草木灰或柴火做饭留下的灰,其中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元素,同时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,能够预防一些病害的侵染,利于作物保存。
三、山药的功效
《药典》: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。
《本草蒙筌》:使(使即为引经药或调和药)天门冬,麦门冬,紫芝入手足太阴两藏(手太阴肺,足太阴脾)。治诸虚百日损,疗五劳七伤。益气力润泽皮肤,长肌肉坚强筋骨。除寒热邪气,烦热兼除;却头面游风,风眩总却。遍羸瘦堪补,肿硬能消。开心孔聪明,涩精管泄滑。理脾伤止泻,参苓白术散频加,六味地黄丸当用。捣筛为粉,作糊为粘,久服不饥,延年耐老(从陆游的诗中就可以看出)。
天冬、麦冬都有养阴润肺益胃的作用,天冬还可滋肾阴,紫芝补气安神,山药则有补脾胃、益肺、强肾固精的作用。可做为药对同时使用。
肿硬能消。在《本草蒙筌》山药篇后按语上也说了,其肿为气虚邪凑,时间一长,由虚转实,补阳气,阳气行则硬肿消。
四、山药的禁忌
《本草蒙筌》:性恶甘遂
注:相恶是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效降低。山药本是补益类,气温,平。而甘遂是苦、寒、有毒,在性味上属于对立,功效上是泻下,行水类,补与泻也是对立,所以两药不能在一起使用。
五、山药的临床配伍
1.山药与白术、党参、茯苓、扁豆、莲子肉等配伍,可用于脾胃虚而大便虚泄难愈,四肢疲乏无力,脉虚等。——参苓白术散。
2.山药配合党参、五味子、黄芪、陈皮、白术,可用于肺气虚而致气短乏力,懒言声低,自感胸中气少,右寸脉虚等。
3.山药配合生地、熟地、山萸肉、五味子、锁阳、金樱子等,用于肾虚而滑精、遗精等。
4.山药配合白术、苍术、茯苓、龙骨、车前子等,可用于妇科白带;配合黄芩、黄柏、白果、车前子等,可用于妇科黄带。——完带汤,易黄汤。
六、山药的临方炮制

每100公斤山药,用麦麸10公斤,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。

每100公斤山药,用灶心土25-30公斤,增强补脾止泻的作用。
七、山药的药膳应用
1.山药捣烂半碗,加入甘庶汁半碗,和匀,温热饮。

2. 白茯苓(去黑皮)、山药各等份,为细末,稀米饮调服。

本文只为抛砖引玉,望各抒己见。
本文内容仅供科普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供稿:祖光烜(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、安徽省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)